孝道感恩故事——王羲之和水餃師傅
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被稱為“書圣”,他的兒子王獻之也是一位大書法家,人稱“二王”。
王獻之自幼跟父親學書法,7歲時他對父親說:“我的字再寫三年也就行了吧?”王羲之對他說:“你能寫完18大缸的水,你的字才能站穩腳跟。”3年后,王羲之見兒子的書藝有了進步,但見他開始自滿,心中十分擔心。有一次,王獻之和同學舉行一場書法觀摩會,請王羲之到會評判。會后,這批少年問王羲之:“先生年輕時曾拜何人為師?”
“我最初有兩位老師,第一位是我的母親,叫衛夫人,你們都知道。第二位老師是做餃子的女師傅。”王羲之說著向眾人講了一段故事。
王羲之17歲時在母親衛夫人的指點下書藝大有長進,筆鋒初露,震驚了方圓百里,許多人趕來請他題字,寫對聯。王羲之少年得志,有些飄飄然起來。
一天,他經過一家餃子鋪,看見門楣上寫著“鴨兒餃子鋪”,門的兩邊寫著:“經此過不去,知味且常來。”王羲之看到這10個大字寫得毫無骨力,結構又差勁。心想:是誰寫出這種字來獻丑?正想轉過身去,腹中感到饑餓,又見鋪內食客滿座,就走了進去。
王羲之見矮墻邊有一口大鍋,鍋內沸水翻滾。只見一只只餃子從墻上飛來,不偏不倚只只都落大鍋的中央,十分準確。他看得驚呆了。
王羲之坐下招呼伙計,不久伙計端上一大盤水餃,只見個個水餃玲瓏精巧,活像浮在水面的游鴨。再嘗嘗餃子,鮮美可口,不一會兒他便把一盤水餃吃下肚去。
付賬后,王羲之問店主在哪里,伙計指了指矮墻那邊。他看見一位白發老太坐在一塊大面板前獨自搟餃子皮,包餃子餡,動作利索嫻熟,不一會兒一批餃子包好。只見她一邊與伙計講話,一邊隨手把一只只餃子拋出墻外,連看都不看一眼。
王羲之驚嘆不已,欠身問道;“敢問老媽媽,你學了幾年才練成了這手功夫?”
“熟則50年,深練要一生。”白發老太回答說。
王羲之聽了,心想,自己學寫字不過十幾年就自滿起來,好不應該,不覺臉上一陣發熱。
“吃了貴店的餃子果然名不虛傳,但門口的對聯為什么不請人寫得好一點?”
那老太一聽生氣地說:“你這位相公有所不知,我何嘗不想請名人寫副對子,只是像王羲之那種人架子太大,學了不到我這功夫的一半時間就眼睛抬上腦門,哪里會瞧得起我這店鋪?我看他的那點功夫還比不上我這扔餃子功夫的一半深呢。”說完只顧做餃子,連看也不看王羲之一眼。
王羲之聽了這番話,面紅耳赤。
第二天,他親自把給餃子鋪寫好的一副對聯送到白發老太手中。白發老太收了這副對聯,見來人便是王羲之,不好意思地說:“昨天不知王相公到來,言語失敬了,還請王相公原諒!”
王羲之回答說:“師傅給學生講的一番話,真是勝讀十年書啊!您老就是我的師父,請受學生一拜。”
此后,王羲之格外虛心刻苦練習,把水餃老太講的話當作座右銘,終于成為一代“書圣”。
【點評】每個老人都是一部書。尊敬老人,虛心求教,就能獲得個中真諦。